
年轻有为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1月8日至10日到中国进行为期三日的国事访问,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热烈欢迎和热情招待。他是今年伊始第一位西方大国的领袖到访中国。双方的会谈取得丰硕成果,两国签订了百亿欧元的贸易协定,並决定建立全面合作关係。马克龙还表示他在任內每年至少要到中国访问一次。
马克龙在访华期间,用中文说了一句「让世界再次伟大」,向人们传递了全球主义的重要性。这与习近平所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方这两个大国的全面合作,將对世界格局產生良性影响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惨胜的英国和法国,以及战败的德国和日本,国际地位都衰落。西方的美国和东方的苏联崛起为全球性霸权国家,分別领导资本主义集团和共產主义集团,原本的西方强权国家西德、英国、法国和日本只好屈从于美国,接受美国的领导。
苏联领导的共產主义集团包括东欧的8个共產国家,包括被强行分割出来的东德。在国共內战中战胜国民党的中国共產党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苏联集团的其中一个成员国。
不过,西方集团中的法国和东方阵营中的中国,分別出现了特立独行的领导人戴高乐和毛泽东,致力于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並取得成功。
二战时期,法国被纳粹德国佔领,戴高乐將军在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遥控国內的抗德斗爭。二战结束后,戴高乐曾经短暂领导法国,过后把政权移交给政治人物。到了1958年,法国政局混乱,戴高乐东山再起,他出任总统,建立第五共和国。
戴高乐掌握实权,积极展开独立自主的运动,以便使法国再次伟大。他从军事、经济和外交三个领域摆脱美国的控制。
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北美的加拿大和西欧及北欧的多个国家组成的北大西洋公约军事组织,与苏联领导的华沙公约军事集团对峙。
北约总部设在法国首都巴黎,军队由美国指挥,美国还在法国驻有3万军队。戴由乐为了军事自主,退出北约统一指挥部,把北约总部赶出巴黎迁往布鲁塞尔,美军也被迫撤走。法国取得军事自主权。戴高乐也致力使法国拥有独立的核子武器,在1960年在撒哈拉沙漠引爆法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后来又研製出核弹。
经济上,法国和西德与西欧的多个小国成立欧洲共同市场(欧盟),成为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由于英国与美国具有「特殊关係」,戴高乐在1961年和1967年两度否决英国加入欧盟。戴高乐在1970年去世,英国在1971年再度申请,並作出重大让步,才得以在1972年加入(英国在2016年的公投中决定退出欧盟)。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加以敌视和围堵,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並阻止西方国家承认北京政府。法国衝破美国的阻扰,在1964年与中国建立全面外交关係。戴高乐之后的歷任法国总统,不论来自左派社会党或是右派共和党,都延续戴高乐建立的独立自主的国策。
毛泽东同样具有独立自主的立场,不顾苏联和美国的阻扰,在1964年引爆原子弹,使中国加入核子武器国家的行列。
进入21世纪,法国有了新的发展。在极右翼民粹主义衝击下,传统左派和传统右派政党都式微。马克龙异军突起,以中间派的政纲当选法国总统。他同样延续独立自主的国策,访问中国和建立全面合作关係是其中一环。在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使美国走向孤立主义。英国脱欧后將式微以及德国基民党政府因大选失利影响力下跌,法国的相对势力提高。
中国方面,邓小平在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目前是仅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习近平出任国家主席之后,在2013年推出「一带一路」发展宏图,要与参与各国共同发展,获得亚洲、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加入,备受好评。马克龙访华时表示法国愿参与和帮助中国推动「一带一路」。东西方这两个坚持独立自主的大国携手合作,將为两国所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Post a Comment